“与国际相比,我国漂浮式风电目前存在五点技术发展挑战:一是码头与履带吊资源稀缺,无法适应15MW级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与基础的集成需求;二是电价低,给国内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价化带来进一步挑战;三是海上风速远低于欧洲深远海风速;四是建造与安装仍采用传统海工模式,无法适应未来规模化风场的建造与安装速度要求;五是国内漂浮式风电高端产业链依赖进口,国内产业链不完整,为漂浮式风机降本带来挑战。
我国独特的海域、码头、产业链条件决定了我们要走适合国情特点的漂浮式风电技术发展方向,半潜式和张力腿风电基础这两条路线是国内深远海风能资源开发最有前景的技术形式。”
(相关资料图)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研究设计院·浮体结构资深工程师易丛
6月8-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迎风向海,迈入深蓝——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成功召开。在大会上,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研究设计院·浮体结构资深工程师易丛做了《我国深远海风电技术特点和发展方向探讨》演讲分享。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研究设计院浮体结构资深工程师易丛
发言整理如下:
深远海风电发展需要用到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跟海上浮式平台一样,都是需要用电缆,需要细光缆,中海油在现在已经具备非常完备的深水浮式装置设计体系基础上,可以实现从海工向深远海漂浮式风电设计的快速技术转移。公司还自主研发了海洋工程的耦合分析软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发可以进行漂浮式风电基础一体化耦合分析软件。
我国漂浮式风电技术发展背景
我国特别是南海东部,有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特别的波浪现象——内波,可能表面是风景浪静,水下却有特别大的台风/飓风、海洋波。除此之外,还有强热带风暴,冬季风特别强劲,还有涌浪。南海环境是非常恶劣的,这本身就给漂浮式风电基础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船坞港池水深浅:远低于国外港池条件,对漂浮式风电基础拖航吃水与集成方式带来不利影响;
码头与履带吊资源稀缺:无法适应15MW级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与基础的集成需求;
根据15-18MW风机参数,吊装机舱需要达到170米吊高同时满足700吨以上吊重能力。这些因素也给我国特别是大兆瓦级漂浮式风电机组设计带来非常多的挑战。
从全球电价来看,像德国、英国,电价能够达到2元/度,但是我国电价约0.4元,这样的情况,对于国内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基础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漂浮式风电基础必须比国际先进的商业化机组更便宜、成本更低,才能进一步推动,从而得到商业化应用。
从风速条件上来说,我国的风速也是相对比较低,进一步降低了漂浮式风电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给项目带来了挑战。
此外,目前我国已投产的漂浮式风电项目,更多的建造和安装是采用传统海工模式,没有办法适应未来规模化风场建造和安装速度要求。
漂浮式风电基础有船体、系泊缆和电缆,大部分高端产品是需要依靠进口的,国内产业链不完整,也为我国漂浮式风电现状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我国漂浮式风电技术发展方向
我国独特的环境条件、码头和产业链情况,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去照抄国际商业化项目和技术,一定要走本土化路线,走出更加适合我们国家的技术发展路线。
目前筛选过后,半潜式和张力腿风电基础这两种技术是国内深远海风能资源开发最有前景的基础型式。这两种技术分别需要从哪些方向来推动其平价化?
对于张力腿技术来说,就是让它的固有周期尽量比大部分波浪周期小,从而获得更好的运动。它的优点就是钢材量特别低,缺点是安装复杂、技术门槛高,而且安装限制也特别多。
半潜式平台固有周期会尽可能比大部分波浪周期要大,从而获得更好的运动。
特点是钢材量是适中的,但是建造安装相对来说会比较简便,技术门槛也会相对低一些。大小、长宽高更多受稳定和运动的限制。
从成本上来看,目前海油“观澜号”成本,已接近欧洲投产的商业化项目,我们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降本。
可以从技术路线本土化角度来推动降本,首先要建立国内漂浮式风电设计标准,设计的时候不能只做设计,一定要在设计初期把后面所有的事情都想好,这样才能够便于全寿命评估整个深远海风电项目投资成本。
要设计一个适合的船型,它的运动是好的,钢材量也是最低的,从这个角度才能够降低占比24%船体基础的造价。
安装费用,目前占比是25%,需要在现有的安装方法基础上来进一步提升安装效率降低成本。
我们通过第一个示范项目,可能投资比较高,后期第二批第三批规模化项目,在产业链各个企业之间达成更好的协同以及资源共享,是可以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的。
在大型化与规模化基础上,半潜式风电基础降本从船体基础、关键设备及安装3个方面着手,TLP风电基础降本从优化安装方法、关键设备2方面着手。
中海油2015年就已经开展了张力腿平台设计,达到详细设计深度,目前也正在开展张力腿风电基础设计工作,也正在筹划在南海东部的一个具体示范项目。
人类曾经抓不住的风通过科技化作电力,向远处的城市流淌。中国海油以40年海上工程经验,愿和行业一起共同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发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