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5月12日电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国会两党领导人就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举行磋商,但谈判未能达成共识。随着6月联邦政府触及31.4万亿美元现行法定债务上限的日期逼近,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正在上升。分析人士称,美债危机持续发酵将加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还可能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损害世界经济复苏前景。
违约时间逼近 债务僵局持续
据美联社报道,拜登9日邀请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民主、共和党领导人在白宫商讨债务上限问题。谈判大约1小时,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各方决定12日再次举行磋商。
(相关资料图)
拜登在会谈后告诉媒体记者,会谈“富有成效”,但不排除援引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以债务上限违反宪法为由绕开国会的可能性。他同时表示,债务上限问题是他现阶段议程中“唯一重要的事项”,如果到最后时刻仍未解决,可能取消本月晚些时候出访日本的行程。
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麦卡锡在会谈后则表示,没有看到任何进展,并表示将于12日继续与拜登讨论债务上限问题。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为履行已产生的支付义务而举债的最高额度,触及这条“红线”,意味着财政部借款授权用尽。除非国会调高债务上限,否则白宫无权继续举债。
民主党政府与共和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已僵持数月。麦卡锡等共和党人坚持认为,提高债务上限的前提是联邦政府必须削减开支。拜登等民主党人则主张不应为提高债务上限附加条件,因为债务上限反映的是联邦政府先前的开支情况,预算已获国会通过无需辩论。
今年1月19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就已达到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为避免债务违约,财政部随即开始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比如暂停某些例行开支以维持关键支出等。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5月1日向美国国会发出警告:按照当前美国政府举债的速度,美国可能最早在6月1日触及现行法定债务上限,如果国会不抓紧通过立法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届时将再次陷入债务违约困境。
债务危机推升美国经济衰退风险
路透社报道称,美债上限谈判已进入新阶段。在9日的白宫会谈之后,出现了一些潜在的妥协领域,如削减疫情救济资金、加快能源项目许可等。谈判各方的助手在10至11日保持沟通,为12日领导人的再次会谈做准备。
美债危机已在过去数年间反复上演。路透社分析称,过去的美国债务上限之争通常在谈判的最后时刻匆忙达成协议,虽然避免了违约,但仍然产生了较大影响,如2011年债务上限之争使得美国最高信用评级被历史性地下调。而由于两党政治分歧扩大,当前的局势风险比以往更高。
拜登10日警告称,如不尽快提高债务上限,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将带来减少数千个就业岗位、延迟支付社会保障款项等后果。耶伦此前也表示,除非国会在未来几周采取行动,否则债务违约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金融和经济混乱将随之而来。”
目前,华尔街的不安情绪也在升温。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308.95, -1.63, -0.52%)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两党达成协议的“宝贵时间很少”。
据美联社报道,在耶伦发出警告后,财政部所发一个月期美债利率陡升,5月8日已升至5.35%,一周前为4.12%。这表明投资人担忧发生债务违约,纷纷敬而远之。不仅如此,一月期美债利率超过全部较长期美债利率,出现反常倒挂,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投资人预期美国经济恐在今年晚些时候衰退。
一些经济学者认为,不断发酵的银行业危机叠加美联储激进加息,已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如此时发生部分或全面债务违约,更会恶化经济形势,导致银行信贷收缩、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放缓、失业率上升,增加让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的可能性。
美联社评论称,随着债务负担不断增加,债务上限逐渐演变为一种政治攻击手段。美国智库两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副主任蕾切尔·斯奈德曼表示,两党围绕债务上限的斗争可能是今年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
全球金融市场面临冲击
债务上限问题悬而未决,美债作为全球资金避风港的安全属性正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将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严重损害世界经济复苏前景。
有分析称,债务上限危机频频上演将透支美国政治信用、削弱美国国债信誉和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11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多个国家近期连续减持美债,避险情绪明显。瑞士信贷(0.8473, -0.00, -0.52%)银行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认为,在过去20年里,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下降明显,未来美元的重要性很可能继续减弱。
此外,债务上限危机还将不断损害美国政府信用和美债等美元资产价值,从而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显著冲击和深远影响。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指出,一旦美债因美国信用降级、通胀失控、债务违约、市场预期恶化等因素出现趋势性下跌,与美债挂钩的众多金融衍生品也将同步下跌。
随着投资者质疑美国国债的价值,全球金融市场势必会受到冲击。鉴于美国债务规模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债务上限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传导到国际市场,增大全球投资、贸易等多领域的震荡和波动,威胁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